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华娱:导演只想省钱 > 第524章 边角料也能赚大钱?

第524章 边角料也能赚大钱?(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但能不能拍

不好意思,拍不了。如果减少投资预算,拍出来一个猴版的叶天帝,不用说,受众群体们肯定不买账。

但如果特效水平全开,全力以赴拍《遮天》。

且不说最后是否能够盈利,就那成本,都够他们投资好几部游戏的了。

这种预期收益简直低到爆炸的投资,傻子才会去做。

修仙,玄幻如此,其他小说其实也都差不多。

这大半年的时间,企鹅实际上也为此讨论了很多计划,但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发展计划。

其中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网文改编的受众群体,消费水平到底有多高,他们是否愿意为改编出来的作品买单

在过去,这个问题是没有答案的。

自从10年开始,随着这几年娱乐圈资本的飞速扩张,观众群体的消费也在逐年增加。

特别是粉丝经济,真就一个稳赚不赔。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有数据表明,有关男频向相关改编的相关消费,增长的并不多。

远比不上粉丝经济,偶像剧这些方面的消费水平。

男性向消费,更多还是集中在游戏,直播等领域。

如此情况,自然更加使得相关投资者迟疑。

市场就是这样。

你消费高,你愿意钱,自然就有人愿意捧着你。

你有钱,但不愿意钱,扣扣嗖嗖,那就想办法让你转移支付,把钱交给那些愿意消费的人去消费。

在过去,业界甚至出现过不少次“放弃电视剧行业的男性市场,这帮人消费力完全就是零”的结论。

直到今天。

《守护者》的销量,可以说给了不少投资者一个答案。

男性消费者,在影视剧行业的消费能力不是低,而是没有找到消费的目标。

谁说男性不在电视剧领域消费

《守护者》的根基,终究还是剧版的《守护者》。

一天两百万套的销量,谁看了这数据不迷糊

而且,相较于已经逐渐变成红海,厮杀越来越激烈的女频改编市场来说,男频改编市场现阶段完全就是一片蓝海。

可挖掘的东西太多了。

小马哥正是产生了这个语气,特地给周墨打了个电话,希望能够实现在改编领域的合作。

大甜甜又问:“那你们准备从哪些领域开始合作”

“谍战吧,《守护者》的成功,基本已经摆出了一条完全走通的改编之路,照着走肯定没问题。

另外,起点也确实有几本非常好,且非常适合改编成游戏的谍战小说,改起来相对容易很多。”

“怎么分工”大甜甜问。

“还是咱们找人拍摄,投资的话两家按比例分,企鹅那边帮忙宣传。”

“这个倒是挺合理。”大甜甜点点头。

有一说一,企鹅作为投资者,名声其实还不错。

给钱,给人,帮忙宣传,而且也不太插手制作。

如果真的插手了,也是要求把游戏人物设置的更美型一些,要大波,要漂亮,要好身材。

虽然说是为了更好地赚钱,但也确实带来了更好的游戏体验。

看看《王者》就知道了,部分角色一开始的形象,可比改版之后要夸张旭东。

要不是遭受了举报,再加上政策的要求,尺度还要更大一些。

比起那些臭名昭著的正确公司,强了无数倍。

有句话说得好:

你可以不相信企鹅的信誉,但你一定要相信企鹅赚钱的眼光。

“我还以为你们就要改编玄幻、修仙类的小说了呢。”

“那个要再往后一点,企鹅那边希望再看看市场反应,确定了男性消费水平真的存在,而不是只有《守护者》这藤一现,到时候就会投入更多的资金放在男频小说改编上。”

周墨对此倒是有预见。

市场风向偏转的速度,可以说是又快又慢。

快,是《守护者》第一天的数据出来,就立马有好多公司跑过来,说希望后续达成合作。

慢,是很多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已经定型了。

不论发生什么事情,他们都不会更改自己的消费习惯。

哪怕整天被人嘲讽,哪怕自己消费水平极低,愿意把自己的消费能力全部转移出去,赠送给别人,但依旧甘之如饴。

让这些人点儿,真是比登天都难。

周墨是没能力改变这些人的想法,他最多也就是多做几款针对性的作品,吸引越来越多的目标进行消费。

这也是他做《守护者》的原因之一。

周墨想到这里,突然开口道。

“不过也确实不算是就一个玄幻的都没有,还是有一部作品比较适合改编的。”

“什么”

“天蚕土豆的《斗破》。”

大甜甜反应过来:“就是那个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的小说”

“是的,你看过”

“嗯,当初你立下《诛仙》的时候,我补充过一些小说的资料。”

“你感觉怎么样”

“还行,第一遍看的时候,感觉还挺爽的。”大甜甜客观评价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