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三家联手!!!(2 / 2)
“刘先生,贵公司也对九龙仓感兴趣”闲话少说,李家成忍不住道出了目的。
“原来如此!”刘述栋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心中顿时豁然开朗——他终于明白李家成二人盛情相邀的真实意图了。
事实上,刘述栋近期在资本市场的一系列动作,包括暗中吸纳九龙仓、和记黄埔、长江实业、港灯、置地、太古、中华煤气、国泰航空等香江蓝筹股。
这些背后都离不开一个人的运筹帷幄——他的大哥,刘氏家族的掌舵人刘之野。
早在布局之初,刘之野就特意叮嘱过刘述栋:“九龙仓、和记黄埔、长江实业这几家公司的收购要格外谨慎,务必留意包宇刚、李家成这些香江h资巨头们的反应。”
这番意味深长的提醒,如今想来大哥刘之野竟是如此精准地预见了今日的局面。
刘述栋洞悉了包李二人的真实意图,嘴角扬起一抹从容的微笑,不疾不徐地说道:“既然二位问起,我也不妨直言。
我们公司确实对九龙仓很感兴趣。
依我看来,当前九龙仓的市场价值明显被低估了,这家企业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果然,英雄所见略同!眼前这三位商界精英个个都是明眼人,谁都不是省油的灯。
包宇刚微微前倾身子,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的光芒,谨慎地试探道:“恕我冒昧,不知贵公司对九龙仓是志在必得,想要完全掌控,还是仅作财务投资”
刘述栋闻言,嘴角扬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不紧不慢地反问道:“哦若是控股当如何,若是财务投资又当如何”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神中透着一股跟年龄不相符的老练。
李家成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刘先生,实不相瞒,我们李氏家族对九龙仓这块肥肉也是志在必得。
不过眼下形势微妙,三家同时出手难免会引发一场恶战,到时候不仅伤了彼此的和气,更可能让那些虎视眈眈的外资坐收渔利。
依我看,不如我们三家就此联手,共同对抗那些外资鬼佬们如何”
“这个提议倒也不是不可行,只是九龙仓这块肥肉,我们三方都虎视眈眈,具体该如何分配利益才妥当呢”刘述栋微微蹙眉,语气中带着几分犹疑。
李家成嘴角噙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继续试探道:“刘先生,据我所知,贵方对和记黄埔似乎也颇有兴趣
甚至连我们长江实业也在你们的布局之中”
刘述栋瞳孔微缩,握着茶杯的手指不自觉地紧了紧。
他原以为“刘氏海外投资”行事已经足够谨慎,没想到还是被李家成这只老狐狸嗅到了蛛丝马迹。
这些在商海沉浮多年的地头蛇,果然个个都是人精。
既然底牌已被看穿,刘述栋索性放下伪装,坦然道:“李先生果然慧眼如炬,确实如此!”
“李家成面带真诚的笑容,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刘述栋:“刘先生为人光明磊落,实在令人钦佩!能与您结交,实乃李某三生有幸。不知刘先生意下如何”
刘述栋会心一笑,从容回应:“承蒙李先生抬爱,能与您和包先生相交,是在下的荣幸。”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不过朋友归朋友,生意归生意,公司利益这块,恕我直言,还是要公私分明。”
包宇刚闻言爽朗大笑,豪迈地拍了拍刘述栋的肩膀:“好!刘先生果然快人快语。
从今往后,您就是我包家在香江的座上贵宾!”
李家成趁热打铁道:“刘先生,包先生,我有一个方案,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愿闻其详!”
“好,我是这样想的,……”
原来李家成的计划是,“九龙仓”让给包宇刚来主持,“和记黄埔”让给他李家成来主导。
为了平衡各方利益,他们特别为刘述栋设计了一个补偿方案——让“刘氏海外投资“同时持有“九龙仓“、“和记黄埔“以及“长江实业“三家企业,成为第二大股东。
这一精妙的股权安排不仅实现了三方共赢,更创造了多重战略价值:首先,通过交叉持股有效避免了三家竞争带来的内耗;
其次,也可降低收购过程中的三方各自的资金压力;
最重要的是,形成了强大的刘包李三家联盟,为今后对抗y资竞争构筑了坚实的防御壁垒。
对于这个方案,刘述栋欣然接受。
事实上,他最初的诉求就并非谋求控股权,而是进行财务投资而已。
刘述栋不糊涂,不会为了追求控股而控股。
因为即使控股了这三家公司,他也不保证能比包李做的更好。
另外,这样还有个好处,与包李这些h资巨头们建立更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可以让让“刘氏海外投资”更好的扎根香江。
而这,才是初来乍到香江的“刘氏”最为需要的。
据李家成说,几年前就已经得知怡和集团虽然是九龙仓的最大股东。
但实际上,他们的股份并不超过两成。
另一方面,九龙仓拥有大量土地,随着地价升值,九龙仓的真正资产值肯定会越来越高。
可是,九龙仓的股价却没有什么变化,因此,九龙仓的实值早已远远超过了它的股价。
据李家成估计,就算九龙仓股价暴涨五倍,也依然是值得投资的项目。
李家成心里已经盘算清楚,只要及早取得九龙仓足够分量的股权,便可以抢走怡和对九龙仓的控制权,然后再把九龙仓持有的土地好好发展,以此必然会获得巨额利润。
李家成包宇刚、刘述栋三人,他们目前已持有九龙仓将近45%的股份。
由于他们不断收购买入,所以已经使九龙仓的股价升了两倍,由原来的每股10元升到每股30元。
但是,股价有这样不正常的升幅,怡和可能已经注意到了。
如果怡和进行反收购,以高价回收股票,他们三人有可能会失败。
因为论到财力,他们三家还远远不能和这些y资匹敌。
更何况,李家成正在打“和黄之战”,想收购还是英资的和记黄埔,已经分身不暇了。
因此,李家成需要一些有实力和y资打“九龙仓之战”的盟友。
客观地讲,李家成如果只是为了赚钱,那他大可以在怡和进行反收购时,抬高股价,然后大举沽货,赚上一大笔;
但李家成志不在此,他的目标是要动摇y资在香江的地位。
而令华资有发展的空间,如果他取和黄,包玉刚取九龙仓,刘氏再在背后潜伏。
到那时,香江的商业势力必然会重新划分。
李家成的想法与包宇刚、刘述栋这二人是不谋而合。
当前,他们最大的敌人就是y资们,不能祸起萧墙,自己人先乱了阵脚。
刘述栋惊叹于李家成这样的大手笔,那并不单是赚钱那样简单,而是对现有y资巨头的挑战乃至挑衅。
不过,在商言商,这也是有巨利可图的生意。
因此,刘述栋在脑子里快速思考利弊后,果断答应了李家成的建议。
经过这一次相谈,刘包李三家就此初步建立了联盟关系。
为了加深合作,互通有无。
三人又秘密聚会几次,最终谈妥,还建立了一三家联合的交流机制。
不久之后,李家成把持有的九龙仓股票全部卖出,让包宇刚暗中买入。
李家诚在这桩交易中只赚了纯利5000万。
怡和原本注视着李家成的收购动向,但见他把买入的股票尽沽,以为李家成只为赚钱。
虽然这时还有人暗中有大量买盘,但怡和大班却没有料到还有一个包宇刚,以及更隐蔽的刘述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