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清源河(2 / 2)
历程秘书长支持洪湖的观点:
“洪湖书记的出发点,是如何把玉章跟我们的利益绑在一起,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维护清源河水质。
其实清源河流经玉章境内接近三百公里,他们的下游地区面临着跟我们相同的形势,他们也有改善水质的迫切需要 。
晋东那边排污,也影响到玉章上游百姓的用水安全。从这个角度来看,玉章既是受害者又是施害者。
眼下这种水质对他们的农业生产的影响更大。听农业厅同志们介绍,玉章上游生产的蔬菜,已经很多批次被京城蔬菜批发市场拒收,里面重金属超标严重。
而咱们黄城市供给京城的蔬菜,被检测不合格的次数也在大幅上升。清源河水入海处的槟城市,去年春节供给京城的河蟹,被检出重金属超标的批次超过百分之三十。
作为三个省份共同拥有的清源河,如何实行全流域水质达标,并不是简单的进京城告状就能解决的。”
这个问题常委们讨论半天,也没有形成一个合适的方案。刘敬德书记拍板,会后由省政府组织环保、农业方面的技术人员,继续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
这个问题理论上解决起来简单:晋东、玉章两地工业污水达标排放,只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目前清源河流域只有晋东是得利者,玉章跟东镇两地都是受害方。
…………
历程秘书长把清源河问题的资料让秘书送给成林,让他这段时间去实地考察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案。
成林看了一遍资料,又在网上看了清源河流域的工业园区布局 。晋东地区沿河三百九十公里,有十三个工业园,其中小化工产业园有八个。
玉章沿河三百公里有七个化工产业园,一个皮革工业园。
仔细看看他们的产品,一个个都是妥妥的污染源。
这些年每个化工产业园或者工业园,污水处理厂都配套建设,但是因为运营费用高,不少地区都会开开停停,能省一分是一分,这就是地方利益在作祟。
初步掌握情况后,成林喊上田中李闯,花了四天时间,三个人从东镇到晋东,又从晋东到东镇沿着清源河两岸走了一趟。
成林实地看了沿岸的生产,污水排放,污水厂的配套情况。
晋东和玉章都是内陆省份,招商引资不容易,这种情况下,自然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对于一些沿海地区淘汰的环保不达标企业,他们并没有多少底气拒之门外。
跑了一圈下来,成林也有点郁闷。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自己是玉章那边的县长、乡长,自己为了招商引资,肯定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污染企业开工。
毕竟Gdp、财政收入和招商引资指标,那是基层官员们业绩最重要的硬指标,也是官员晋升的最重要的参数,谁会拒绝这样的政绩?
东镇是沿海地区,是晋东、玉章眼里的发达省份,招商引资具有先天优势。从三个省份的财政收入来看,玉章和晋东加起来还不如东镇。
这个局面下,即便京城环保部门在清源河设立检测点,即便京城环保部门来处罚玉章和晋东,都不足以让他们停止偷排污水。
堵不如疏,这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怎么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