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 第811章 西夏灭亡后有多惨?彻底被抹除的文明!

第811章 西夏灭亡后有多惨?彻底被抹除的文明!(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画面里给出了蒙古大军屠城的场景。

虽然是影视作品的画面。

相比现实已经要温柔许多。

但那血流成河的场景,依然令不少古人们不忍直视。

天幕外。

汉末。

刘备叹息一声。

“数年的战争,从300万人跌倒不足50万人。”

“现在举城投降,却依然惨遭屠杀。”

“恐怕这西夏国最后能活下来的,连十万人都不到了。”

“后世的蒙古,竟然如此的酷烈!”

“其凶残程度,竟要远胜于曹贼!”

“看天幕说过,后世的华夏也被蒙古人所占领。”

想到这里,刘备也忍不住再次叹息。

“不知道那时候的场景,将是何等的生灵涂炭!”

……

天幕继续。

【而铁木真的屠城命令,也被严格执行。】

【西夏末帝李睍投降后,拖雷立即将其处决,随后蒙古军队在中兴府展开大屠杀。】

【无论贵族百姓,无论是妇女儿童,全部斩尽杀绝。】

【据记载,蒙古人屠杀了城中几十万人,积累了数百年财富,繁华的中兴府瞬间变成人间炼狱。】

【皇帝和宰相李睍、嵬名令公等贵族全部被杀,蒙古人还大肆抢掠,城中财物被洗劫一空,大量建筑在熊熊烈火中化为灰烬。】

【史载“白骨蔽野”。】

【幸存者寥寥无几。】

【除了血腥的屠杀,蒙古人还对西夏的文化典籍痛下杀手。】

【西夏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字——西夏文,这是李元昊立国前夕,授命大臣野利仁荣以党项语为基础,仿借汉字的造字方法创造的。】

【近6000个西夏文字承载着西夏的历史、文化、宗教等诸多信息。】

【然而,蒙古人在征服西夏后,将大量写有西夏文的典籍、文书付之一炬。】

【无数珍贵的文献资料就此失传,使得西夏文字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一度变成无人能解的“天书”。】

【西夏的宗教文化也未能幸免。】

【西夏境内佛教盛行,修建了众多宏伟的寺庙、佛塔。】

【蒙古人在征服过程中,对这些宗教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

【许多精美的佛像被砸毁,壁画被涂抹,寺庙建筑被拆毁。】

【那些凝聚着西夏工匠智慧与心血,承载着西夏人民信仰的宗教遗迹,在蒙古人的破坏下,大多只剩下残垣断壁。】

【西夏历代帝王的陵寝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西夏陵是党项族、汉族、回鹘族与吐蕃族等多民族融合、多元文化交流的结晶,其建筑融合了中原王朝的陵寝制度以及自身民族特色。】

【但蒙古人对这些陵寝进行了疯狂的盗掘与破坏。】

【大量随葬品被盗走,陵寝建筑被捣毁,地面建筑几乎全部被夷为平地。】

【可谓是亡其国,屠其民,烧其书,掘其坟。】

【确保这个文明再无复兴的可能。】

【那么,蒙古为何要如此极端、彻底地对待西夏呢?】

【首先,西夏在蒙夏战争期间,态度反复无常。】

【时而投降成为附庸,时而又试图反抗,联合其他势力对抗蒙古。】

【这种行为对遭受入侵被迫臣服,且遭遇压榨的西夏来说,是理所应当。】

【但却让蒙古人深感恼怒。】

【认为西夏不可信任,必须给予彻底的惩戒。】

【其次,从战略角度看,西夏地处蒙古与金朝之间,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西夏地处丝绸之路要冲,控制河西走廊,是蒙古南下灭金、西征中亚的关键跳板。】

【成吉思汗早在1206年就定下“先灭西夏,再图金国”的战略。】

【而西夏的反复无常,让蒙古人意识到——只有彻底消灭这个政权,才能确保后路无忧】

【此外,蒙古人对西夏的文化毁灭,也有其政治考量。】

【西夏虽小,却拥有成熟的官僚体系、独特的文字和高度汉化的文明。】

【同时西夏民风剽悍,有几分类似蒙古的悍勇。】

【这对以游牧立国的蒙古而言,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蒙古人需要的是一个臣服的“唐兀”,而非一个可能复国的“党项”。】

【因此,他们不仅要消灭西夏的政权,更要抹去其文明记忆,确保党项人再无凝聚反抗的可能。】

【蒙古的灭国政策极为成功。】

【西夏灭亡后,党项人四散逃亡,部分融入蒙古、藏、汉等民族,少数逃至川藏交界处,形成今天的“木雅人”。】

【而西夏文字、典籍几乎全部失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